首页 >农林牧渔> 干旱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干旱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5-09-15 15:41:00 来源:说植物网

  棉花是喜水作物,从播种到吐絮的整个生长周期,对水分需求较为严格。在我国新疆、华北等主要棉区,干旱是常见的农业灾害,一旦发生,常导致棉花长势差、产量下降。很多棉农虽知道干旱有害,却不清楚不同生长阶段干旱的具体影响差异,了解这些能帮助针对性做好防旱措施,减少损失,下面详细解析。

1_new.png

  干旱对棉花产量的具体影响

  播种至苗期干旱:出苗率低,苗弱难存活

  播种后若遇干旱,土壤含水量不足(低于15%),会导致棉花种子萌发受阻,出苗率降低30%-50%,甚至出现“缺苗断垄”;即使勉强出苗,幼苗根系因缺水无法深扎,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形成“小老苗”,后期抗逆性差,易受病虫害侵袭,直接影响后续生长基础,导致整体产量潜力下降。

  蕾期至花铃期干旱:蕾铃脱落多,结铃数量减

  蕾期(现蕾至开花前)和花铃期(开花至吐絮前)是棉花需水关键期,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60%-70%。此阶段干旱,会导致棉花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植株为保水会主动脱落蕾铃(脱落率可从正常的10%-15%升至40%以上);同时,干旱会抑制棉铃发育,使单株结铃数减少2-3个,且铃重变轻(正常铃重5-6克,干旱时仅3-4克),这是干旱导致棉花减产最主要的原因。

  吐絮期干旱:纤维发育差,品质产量双降

  吐絮期干旱,会影响棉花纤维的伸长和加厚:纤维长度可能缩短1-2毫米,断裂强度降低,导致纤维品质下降(如纺纱性能变差);同时,干旱会使棉铃开裂延迟,吐絮不顺畅,部分棉铃甚至因缺水干枯,无法正常采收,进一步减少实际产量,且采收的棉花杂质多,商品价值降低。

2_new.png

  遇到干旱时棉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损失?

  分应急和长期措施:应急时,若有灌溉条件,优先采用滴灌(比漫灌节水30%),重点为蕾期、花铃期补水,每次每亩浇水20-30立方米,避免大水漫灌;无灌溉条件时,可在棉田覆盖秸秆(减少土壤蒸发),或喷施抗旱剂(如黄腐酸类抗旱剂,增强棉花保水能力)。长期可选用耐旱棉花品种(如“新陆早57号”“中棉所63号”),并提前深耕土壤(增加土壤蓄水量),从品种和土壤层面提升抗旱能力。

  不同棉区干旱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有差异吗?

  有明显差异。新疆棉区属于绿洲农业,虽年降水量少,但依赖冰雪融水灌溉,若灌溉及时,短期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小;但若遇持续干旱导致灌溉水源不足,因当地蒸发量大,棉花缺水症状会更快显现,减产幅度可能达20%-30%。华北棉区降水不稳定,多为“春旱夏涝”,春季播种期干旱易影响出苗,夏季花铃期若遇“卡脖子旱”(持续20天以上无降水),蕾铃脱落严重,减产幅度可达15%-25%,且华北棉区灌溉条件不如新疆,应对干旱的灵活性更低。


相关文章

养花知识
植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