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栗子长在树上还是地上

栗子长在树上还是地上

时间:2025-09-02 10:27:00 来源:说植物网

  秋冬时节,糖炒栗子的香气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不少人也喜欢用生栗子煲汤、做菜。但面对圆润的栗子,很多人会好奇:它到底长在树上还是地上?毕竟像花生、红薯长在地下,而苹果、桃子长在树上,栗子的生长位置却少有人直观见过。其实栗子和常见坚果不同,不仅长在树上,还有着独特的“保护外壳”,下面就详细说明。

1_new.png

  栗子长在树上,生长过程有明显特点

  生长载体:高大的栗树是“母体”

  栗子的宿主是栗树,这是一种高达10-20米的落叶乔木,树皮呈灰褐色,叶片宽大且边缘有锯齿。栗树多生长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山区,我国北方的燕山、南方的大别山都是著名产区。栗子并非直接长在树枝上,而是结在由总苞发育成的“栗蓬”里,每个栗蓬挂在树枝末端,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刺猬,这是栗子区别于其他树上坚果的显著特征。

  结果过程:从开花到成熟需经历3个阶段

  首先是开花期(4-6月),栗树会开出淡黄色的穗状花,分为雄花和雌花,雄花负责传粉,雌花受精后开始发育;其次是栗蓬形成期(7-8月),受精后的雌花逐渐膨大,形成带尖刺的绿色栗蓬,内部慢慢长出1-3颗栗子,此时栗子外壳柔软、颜色发白;最后是成熟期(9-10月),栗蓬从绿色变为黄褐色,尖刺变软,逐渐开裂,露出棕褐色、有光泽的栗子,成熟的栗子会从开裂的栗蓬中自然掉落,也可人工采摘后剥开栗蓬获取。

  与“长在地下”的误区区分:易混淆的“地栗”非栗子

  有人误以为栗子长在地下,其实是将“地栗”与栗子混淆。地栗又称荸荠,是水生植物的地下球茎,外形圆润、皮色紫黑,常被当作水果或蔬菜食用;而栗子是木本植物栗树的果实,完全生长在树上,两者科属、生长环境和形态都截然不同,只需记住“带刺蓬的长树上,水生球茎长地下”,就能轻松区分。

2_new.png

  栗子采摘后直接吃吗?为什么市场上的栗子多是“去壳”的

  新鲜采摘的栗子包裹在栗蓬和硬壳中,硬壳外还有一层绒毛,不能直接吃。需先剥开带刺的栗蓬,再去掉硬壳和绒毛,且生栗子口感脆硬、略带涩味,通常需煮熟(如蒸、煮)或炒熟(如糖炒栗子)后食用,口感才会软糯香甜。市场上去壳栗子更受欢迎,是因为剥栗蓬和硬壳费时费力,商家提前处理能方便消费者,不过带壳栗子更易保存,购买后可按需处理。

  家里能种栗树吗?需要注意什么

  家庭若有庭院(或阳台空间足够大),可尝试种植矮化品种的栗树(如“矮丰栗”)。种植时需选择光照充足的位置(每天至少6小时直射光),土壤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可混合腐叶土和园土);栗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建议种植2棵以上,提高结果率;日常需定期修剪枝条,保持树冠通风,每年施1-2次腐熟有机肥,帮助开花结果,但需注意,栗树从种植到结果需3-5年,需要耐心养护。


相关文章

养花知识
植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