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多肉植物> 多肉发黑是怎么回事

多肉发黑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5-09-01 11:24:00 来源:说植物网

  多肉叶片饱满翠绿时极具观赏性,但不少花友会发现,自家多肉突然出现叶片发黑、茎秆腐烂的情况,有的从底部开始发黑,有的叶片边缘先变黑,若不及时处理,很快会蔓延至整株。其实多肉发黑并非无迹可寻,多与养护不当或病害侵袭有关,找到原因才能针对性挽救。

1_new.png

  多肉发黑的常见原因

  浇水过多导致烂根发黑:这是最主要原因。多肉耐旱怕涝,若频繁浇水或盆土排水差,根系长期浸泡在积水中会缺氧腐烂,无法输送养分和水分,进而导致茎秆底部发黑,叶片从基部开始变软、发黑,甚至一碰就掉,盆土还可能伴随霉味。比如景天科多肉(如吉娃娃、胧月),若浇水后未及时通风,1-2周就可能出现烂根发黑。

  真菌病害引发发黑腐烂:常见的黑斑病、黑腐病等真菌病害,会导致多肉发黑。黑斑病多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圆形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凹陷,后期叶片枯萎脱落;黑腐病则从茎秆或根系开始,茎秆内部发黑腐烂,外部出现黑色霉点,叶片快速发黑化水,且传染性强,不及时隔离会感染其他健康多肉。

  光照不当或低温冻伤发黑:夏季正午强光直射,会灼伤多肉叶片,导致叶片边缘发黑、焦枯,形成不规则黑边,尤其叶片娇嫩的品种(如桃蛋、玉露)更易受损;冬季温度低于0℃时,多肉若未保暖,叶片或茎秆会被冻伤,冻伤部位先变透明,后逐渐发黑、干瘪,失去活性。

  机械损伤后感染发黑:日常养护中,若不小心碰伤多肉叶片或茎秆,伤口未及时愈合,接触到土壤中的细菌或真菌,会引发感染,导致伤口处发黑、腐烂,进而扩散至周围健康组织。比如移栽时不小心折断根系或叶片,未消毒就上盆,很容易出现伤口发黑。

2_new.png

  多肉发黑后该如何挽救

  先脱盆检查根系,若根系部分腐烂,剪掉发黑烂根,用多菌灵溶液浸泡10-15分钟消毒,更换疏松透气的新土(增加颗粒土占比),晾干伤口后重新上盆,放在散射光处缓苗;若茎秆已发黑,从健康部位剪断,保留无发黑的叶片或茎段,消毒晾干后叶插或枝插繁殖;若整株大部分发黑,无健康部位,则难以挽救,需及时丢弃并消毒花盆,避免残留病菌。

  如何预防多肉发黑

  日常浇水遵循“干透浇透”原则,盆土表面完全干燥后再浇水,选择底部带孔的花盆,土壤中加入30%-50%颗粒土(火山石、麦饭石)增强排水;夏季遮阴防晒,避免正午强光直射,冬季移至室内,保持温度在5℃以上;定期通风,降低环境湿度,减少真菌滋生;移栽或修剪后,及时对伤口消毒(涂抹多菌灵),待伤口愈合后再上盆或接触土壤。


相关文章

养花知识
植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