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杜鹃
毛叶杜鹃

毛叶杜鹃

毛叶杜鹃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常绿小灌木。植株高达0.5米-1米,叶芽鳞早落;叶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钝,叶柄被鳞片和刚毛;花序顶生,花芽鳞在花期宿存,花粉红至粉紫色,外面密被鳞片,内面被长髯毛,子房卵圆形;花期5-6月。因为此植物叶片宽大,粗糙多毛(幼叶尤为突出),幼枝往往密披棕色刚毛,故得名“毛叶杜鹃”。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0.5米-1米,枝、叶柄和花梗密被刚毛状腺毛。 叶芽鳞早落;叶序近单叶对生,叶坚纸质,被针形至长圆状被针形,长10-14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短楔形,边缘初时被刚毛状细缘毛,叶柄长约1厘米,叶片边缘有很多细小锯齿,叶柄基部有腋芽。 花序伞形,生于近枝端叶腋,花芽鳞在花期宿存,花粉红至粉紫色,外面密被鳞片,内面被长髯毛,子房卵圆形,有花4-6朵;花梗长达2厘米;花冠漏斗状钟形,长约6厘米,玫瑰红色和淡红色;雄蕊10,长约4厘米,花丝下半部被微柔毛;花柱无毛,比雄蕊稍长。 蒴果长圆柱形,稍弯曲,长3.5-5厘米,成熟时灰褐色,颇粗糙。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毛叶杜鹃产于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香港、广西、湖南、四川西部和西南部。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一般多用扦插法繁殖,也可采用压条繁殖和播种繁殖。 肥水管理。杜鹃生长发育要求酸性土壤。由于北方土壤多偏碱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针叶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及水质的要求严格,施肥时要遵循适时适量、薄肥勤施的原则。

主要价值

杜鹃枝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 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是花篱的良好材料,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 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生长习性

毛叶杜鹃喜欢松软,呈酸性的土壤,土壤pH值最好在4.5到6.0之间。若是所用的土壤碱性或者是黏性太重都会阻碍它的萌发,容易出现各种生长不良情况。它喜光,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当光照达到60%左右的时候,它会更旺盛更好的生长开花。但是它又惧怕强光,强光容易被晒伤,因此属于半阴偏阳性的植物。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是北方地区入冬后需搬到室内。

功效作用

观赏:毛叶杜鹃花型美丽大方,是一种常见的园艺花卉,常被用于公共园区的装饰。 入药:毛叶杜鹃还可入药,有降脂降压的作用,还可以预防三高,有美容的效果。

营养成分

糖分:杜鹃的根含糖分。 氨基酸:杜鹃的根含多种氨基酸,如脯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 生物碱:杜鹃的根含有生物碱,如百屈菜定碱、鸭嘴花碱等。 其他成分:杜鹃的根含有黄酮类成分、香豆精类成分、三萜类成分等。

病虫防治

褐斑病:也称为叶斑病,该种病害表现在毛杜鹃的叶片上,会阻碍植株的生长,温室栽植的毛杜鹃发病严重。防治褐斑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连续用2次以上。 根腐病:表现在根上,会使毛杜鹃的根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严重的会导致全株死亡。防治根腐病可以喷施杀菌剂,另外平时养护的时候要注意,增加光照,增施钾肥,保持通风,使土壤呈酸性。 黄化病:就是黄叶病、褪绿病,盆栽毛杜鹃经常会出现这种病害,因此要格外注意。毛杜鹃喜酸怕碱,在种植时就要用酸性的土壤种植,养护过程中也要不断改良土壤酸碱度,可将硫酸亚铁混入在肥料中施用。 灰霉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表现在毛杜鹃的叶和花部,春季室外养的毛杜鹃容易发生灰霉病,可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液等药剂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