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沙鳅
泥鳅

中华沙鳅

中华沙鳅,是鲤形目鳅科沙鳅属的小型底栖鱼类。体长而侧扁,头尖而侧扁,吻长,口亚下位;上、下唇皮褶发达,并与上、下颌分离;前、后鼻孔间有皮褶,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凸出,鳃膜在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面相连;背鳍短小,无硬刺,起点至尾基较距吻端为近;胸鳍大,呈圆扇形,臀鳍短小,没有硬刺;尾鳍较大,分叉深,上、下叶末端很尖;鳞很小,侧线完全;头部背面为黑褐色,背部为灰褐色;胸鳍、腹鳍、臀鳍为淡黄褐色,并有少量褐色斑点。

形态特征

小型鱼类,体长9-18厘米,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有美丽的斑纹;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背鳍条Ⅲ,7-8(多数为Ⅲ,8);臀鳍条Ⅲ,5;鳃耙外侧无,内侧10-12;脊椎骨35-36。体长为体高的4.0-5.1倍,为头长的3.5-3.7倍,为尾柄长的5.6-6.2倍,为尾柄高的6.7-7.4倍。头长为吻长的1.9-2.0倍,为眼径的9.2-11.8倍,为眼间距的3.6-4.2倍。体长而侧扁。头尖而侧扁。吻长,口亚下位。上、下唇皮褶发达,并与上、下颌分离。颐下有1对钮状突起。须3对,吻端2对,口角1对。前、后鼻孔间有一皮褶。眼小,侧上位。眼下缘具有1个基部分双叉的硬刺,其末端远超过眼后缘。眼间隔凸出。鳃膜在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面相连。背鳍短小,无硬刺,起点至尾基较距吻端为近。胸鳍大,呈圆扇形。腹鳍起点在背鳍第1-2分枝鳍条的垂直下方。臀鳍短小,没有硬刺。尾鳍较大,分叉深,上、下叶末端很尖。鳞很小。侧线完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头部背面为黑褐色,吻端至眼前缘有褐色斑纹。背部为灰褐色。体侧浅黄褐色,腹部较谈。从鳃盖后缘至尾鳍基部有8-9条黑褐色的横斑。背鳍中部和基部各有1列深褐色的条纹,尾鳍上、下叶各有3列褐色斑纹。胸鳍、腹鳍、臀鳍为淡黄褐色,并有少量褐色斑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澜沧江)、四川(东部盆地和盆周低山区江段)、湖北宜昌、甘肃文县(嘉陵江上游支流)。

栽培技术

1、驯养池条件 驯养池面积一般在10-5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0.5-2.0米左右,保持流水或微流水,进排水安装闸板和拦鱼栅,驯养池面积的1/3采取遮阴处理,水体中设置部分洞穴。水源为水库水、溪河水及地下水均可,池水溶氧最好保持在5.0毫克/升以上。 2、采集野生亲本 野生中华沙鳅体表黏液较丰富,受到刺激后易在水中形成絮状物,使鳃堵塞而死亡。所以在装运前,应进行短时间密集处理,使之尽量分泌出含胶原蛋白的絮状物,以减少运输途中清理在水体表面形成絮状物的过程。中华沙鳅具分叉的眼下刺,且较尖锐,容易刺破塑料袋,故在运输时使用塑料桶等为好,并配备充氧装置。运输途中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气温超过28℃时,应在水中添加冰袋,将水温控制在25℃以下,3小时内的最大充氧运输密度200千克/立方米水体。能达到较高的运输成活率。到达目的地后,注意调控水温,避免温差过大产生应激反应。并尽量做到带水操作为好,避免鱼体受到过多的机械损伤。 3、驯养管理 从野外收集的沙鳅,如果驯食方法不对,它会饿到皮包骨头,最后机体衰竭而死,这是驯养沙鳅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野生中华沙鳅下池后过3-5天再投食,开始以动物性饵料少量诱食。发现有少量沙鳅开始摄食后适量加一点人工饲料混合后投喂。之后有有大量沙鳅摄食后,逐渐加一点人工浮料投喂,直到全部投喂人工浮料为止。在驯化期间,每天傍晚投喂一次即可。驯化结束后可采取“四定”原则投喂。定期清理残饵及污物,防止水质恶化。人工养殖环境,中华沙鳅有集群穴居的习性,不喜强光,可在驯养池水面设置遮光物,在池中一角放置水泥板或卵石供其躲避。入冬以后,沙鳅集群穴居情况更明显,这时尽量不要去惊扰它,否则受惊吓的沙鳅翘起眼下刺造成相互伤害感染而发生死亡。

主要价值

中华沙鳅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类,经济价值很高,是大面积推广养殖,农民增收的新品种之一。

生长习性

中华沙鳅喜欢生活在流水环境中,营底栖生活,肉食性鱼类。[4]对光照、溶氧和温度比较敏感,为产漂流性卵鱼类。 摄食频率:中华沙鳅平均摄食率及充塞度不高,可能是由于饵料生物的缺乏,或是该鱼本身摄食较少,也可能和渔业作业方式有关。春季相对较高的食物充塞度和摄食率为其性腺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夏季为繁殖期,摄食率全年最低,雌性个体腹腔被性腺充塞,摄食率和摄食强度在繁殖季节明显下降;秋季的摄食率开始增加,说明繁殖期过后,中华沙鳅群体开始大量摄食,但平均充塞度不高,可能是由于未繁殖雌性个体性腺尚未吸收,腹腔依然被性腺充塞影响摄食;而冬季较高的充塞度应该与个体能量补充以及越冬有密切联系。 食物组成:中华沙鳅主要以蚌虫、摇蚊幼虫、石蛾等底栖性动物为食,在长江上游地区,以水生昆虫为食的鱼类达到30%,占有主要地位。有研究学者通过对中华沙鳅消化道的观察发现,中华沙鳅有胃,肠较短,肠长指数为0.476,属肉食性鱼类特征。中华沙鳅主要以甲壳类(钩虾、蚌虫)、双翅目幼虫(摇蚊幼虫)、毛翅目幼虫(石蛾)、蜻蜓目幼虫(豆娘幼虫)、鞘翅目幼虫(溪泥甲科幼虫)为食,藻类、原生动物、高等植物碎屑等食物类群出现率较低。随着鱼龄的增长,各主要摄食类群所占地位保持不变。不同性别的中华沙鳅主要食物类群相同,但雄性较雌性个体更喜食昆虫类食物。中华沙鳅食性与瓣结鱼、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鱼类食性相似。

功效作用

1、补肾壮阳:适量食用中华沙鳅可以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等症状。 2、滋阴补血:中华沙鳅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3、提高免疫力:中华沙鳅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适量食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从而提高人体免疫能

营养成分

中华沙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产品,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病虫防治

中华沙鳅的病虫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首先,保持水质清洁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定期更换水、清理残饵和粪便等废弃物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其次,合理投喂饲料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残饵和粪便过多,同时选择高品质的饲料以保证营养均衡。此外,定期进行消毒和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如果发现任何疾病或寄生虫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兽医或养殖专家的建议,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和影响整个养殖群体。总之,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正确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中华沙鳅的病虫害,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