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林牧渔> 鱼塘缺氧了怎么急救

鱼塘缺氧了怎么急救

时间:2025-11-12 13:54:00 来源:说植物网

  鱼塘缺氧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紧急问题,尤其在夏季高温、夜间或阴雨天气易发生。缺氧时鱼类会浮头(游至水面呼吸空气),若1-2小时内未及时急救,轻则导致鱼类生长停滞,重则引发大规模死亡。掌握快速有效的急救方法,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同时需明确后续预防措施,避免缺氧反复,下面详细介绍相关要点。

1_new.png

  鱼塘缺氧了怎么急救?

  1.紧急增氧:快速提升水体溶氧量

  机械增氧(首选):立即开启增氧机(如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重点对准鱼类浮头区域,叶轮式增氧机可搅动水体,将空气带入水中,1小时内可使水体溶氧量提升30%-50%;若增氧机数量不足,可临时在浮头区放置便携式增氧泵(搭配气泡石),扩大增氧范围。

  化学增氧:若机械增氧设备不足或停电,立即泼洒化学增氧剂(如过氧碳酸钠、过氧化钙),按每亩水面1米水深泼洒1-2公斤,增氧剂遇水会释放氧气,10-15分钟内可快速缓解缺氧,适合应急救急,但需注意选择正规产品,避免残留有害物质。

  换水增氧:若鱼塘临近水源(如河流、水库,且水质达标),开启进水口和排水口,边排水边进水,更换1/3-1/2的塘水,引入新鲜水体补充氧气;换水时水流需平缓,避免冲击鱼体,同时避免在高温时段大量换水(温差过大易应激)。

  2.辅助措施:减少耗氧,避免损失扩大

  减少耗氧源:立即停止投喂饲料(鱼类摄食会增加耗氧量),若鱼塘有大量水草或藻类,可人工捞除部分(水草夜间会消耗氧气),避免水草腐烂进一步消耗溶氧;同时暂停鱼塘施肥(尤其是有机肥,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增加耗氧)。

  分散鱼类:若鱼类集中在某一区域浮头,可用竹竿缓慢搅动水体,引导鱼类分散,避免局部鱼类密度过高导致缺氧加剧;操作时动作轻柔,防止鱼类受惊应激。

  监测溶氧:急救同时用溶氧仪检测水体溶氧量(正常鱼类生长需溶氧量≥5mg/L,低于2mg/L会浮头),待溶氧量回升至3mg/L以上,且鱼类停止浮头、恢复正常游动后,再逐步调整管理措施。

  3.后续处理:排查原因,预防复发

  排查缺氧原因:急救后需分析缺氧诱因,若因密度过高(每亩载鱼量超过1000公斤),后续需适当捕捞减量;若因水质恶化(如氨氮、亚硝酸盐超标),需泼洒水质调节剂(如光合细菌)改善水质;若因天气因素(如连续阴雨),需提前开启增氧机预防。

  加强日常监测:夏季高温期每天凌晨3-5点(缺氧高发时段)巡查鱼塘,观察鱼类是否浮头;定期检测水体溶氧、pH值等指标,每周泼洒1次微生态制剂,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减少缺氧风险。

2_new.png

  鱼塘夜间突然缺氧且停电无法开启增氧机该怎么应急?

  可通过化学增氧+物理辅助急救:①立即泼洒化学增氧剂(每亩1-2公斤),优先选择速溶型产品,快速释放氧气;②组织人员用buckets或瓢等工具,在浮头区反复舀水、泼水,通过水体与空气接触增加溶氧,每10分钟一次,直至鱼类停止浮头;③若有柴油发电机,立即启动并连接便携式增氧泵,弥补电力缺口,同时联系电力部门尽快恢复供电。

  鱼塘缺氧后有部分鱼类死亡剩下的鱼该怎么处理?

  需分步骤处理,避免二次损失:①及时捞死鱼:死鱼会腐烂污染水质,需用网具全部捞除,带出鱼塘深埋(避免污染环境),捞鱼时动作轻柔,不干扰存活鱼类;②改善水质:泼洒生石灰(每亩10-15公斤,调节pH值)和光合细菌,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3天后检测水质,确保氨氮、亚硝酸盐达标;③谨慎投喂:缺氧后鱼类体质虚弱,24小时内不投喂,24小时后喂少量易消化饲料(如浮性颗粒饲料),观察鱼类摄食情况,1周后逐步恢复正常投喂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增强鱼类抵抗力。


相关文章

养花知识
植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