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花 蝴蝶花百科
时间:2023-05-29 10:24:00 来源:说植物网
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厘米;根茎横生,竹鞭状;叶基生,叶片剑形,先端渐尖;花茎高出于叶,花多排成疏散的总状聚伞花序,花淡紫色或蓝紫色;蒴果椭圆形,种子黑褐色,为不规则的多面体。花期3-4月,果期5-6月。
蝴蝶花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日本也有分布,常见生长在山坡较阴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蝴蝶花耐阴,耐寒,喜欢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自然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人工繁殖方式有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春、夏、秋三季生长,冬季休眠。
蝴蝶花生长环境
蝴蝶花生于山坡较阴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3000-3300米处。蝴蝶花喜温暖向阳或略荫处,忌晚霜与冬寒。土壤要求湿润无积水、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或轻黏土。蝴蝶花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为8.5、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
蝴蝶花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地。
蝴蝶花繁殖方法
自然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人工繁殖方式有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春、夏、秋三季生长,冬季休眠。
分株
分株繁殖每隔2-4年进行1次,于春季花后或秋季均可。花后(避开梅雨季节)分栽的,如栽培管理恰当,初冬来临前花芽分化好,多不影响次年开花。分株前清除花葶,截短叶丛1/3-1/2,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分割根茎时,以每块具2-3个芽,并具旺盛生长的新根为好;根茎粗壮的种类,切口宜蘸草木灰或硫磺粉,等切口稍干时再栽植,以防病菌感染。新分栽的株丛,前2-3年生长旺盛,开花多。多年不分株的长势明显衰弱,开花少而小。若大量繁殖,可将新根茎分割下来,扦插于湿沙中保持20℃温度,2周内可生出不定芽。
播种
种子繁殖,应在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这样种子容易萌发。实生苗2年后开花,若播后采取措施使其冬季继续生长,则18个月即可开花。欲使种子提前发芽,可在种子成熟后,浸种24小时,冷藏10天,再播于冷床中当年秋季可发芽;种子不宜干藏,用晒干的种子播种,必须经低温沙藏50天,再播种,但发芽率不高。
扦插
生产上大量繁殖时,可将成年植株直立根状茎切成2-3节的小段后全部埋于沙土中,扦插时间选择在果实成熟后6月份左右。扦插后用遮阳网遮盖,早晚各浇水一次降温保湿。
蝴蝶花栽培技术
整地
蝴蝶花喜富含腐殖质的黏质壤土,并以含有石灰质的碱性土壤最为适宜,土壤排水良好,忌水涝与氮肥过多。栽培前应施充分腐熟的牛猪粪或烘干鸡粪作基肥,在整地时将基肥均匀翻入土中,用量约40克/平方米。但不可施入无机肥,因蝴蝶花对土壤盐分较为敏感,无机肥的施入会增加土壤的含盐量,妨碍植株根系的生长。蝴蝶花栽种地的土壤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深翻晾晒或化学消毒的方法。深翻晾晒时间一般为20天左右。化学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等杀菌剂喷洒土壤进行消毒。
栽植
蝴蝶花栽植时的温度很重要,土壤最低温度为5-8℃,最高温度20℃,最适温度为16-18℃;气温最低5℃,最高25℃,最适为15℃。栽植宜适当浅植,根颈顶部与地面平;若栽植地为较黏重潮湿土壤,则要进行土壤改良与筑高垄,以改善土壤的黏重潮湿状况。栽植密度20(-40)厘米×30(-50)厘米。春季干旱时,萌芽生长至开花阶段应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以保证花叶迅速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开花后可不必特殊供水,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以免导致根茎腐烂。
管理
浇水:蝴蝶花种植前必须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生根;种植后再浇1次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促进生根。蝴蝶花喜水,生长过程中应保持土壤湿润,即手握成团,松开不散。土壤过干,植株长势不好,非雨季节每7天左右浇1次透水;雨季不需浇水,但要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形成涝灾;秋末冬初要灌水防冻害。植株生长过程中如有杂草应及时人工拔除,尽量不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施肥:蝴蝶花栽植成活后,于初夏追施1次复合肥,初秋追施1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防冻水,再浅施1次有机肥。
蝴蝶花病虫防治
病害
软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茎,病原细菌可从根茎部或叶部侵入。从叶片伤口侵入的细菌先进入薄壁组织细胞,致病部产生水渍状条斑,后逐渐扩展到基部,造成根茎软腐。病原菌从根颈部伤口侵入的造成根茎出现水渍状软腐,引起上部叶片尖端先变黄,接着全叶发黄,全株枯死。该病的重要识别特征是地上部易拔出,整个根茎变成灰褐色粥状腐烂,散发出恶臭味。防治方法:一是人工物理防治。及时剪除清理发病叶片;2-3年轮作1次,土地平整,忌积水,建议起垄或高畦栽培,发病后控制浇水;用75%酒精对栽培器具进行消毒;起苗时注意对根茎的保护,减少伤口;栽植时选用健康根茎,宜浅不宜深。二是药剂防治。发现病株立即挖除,去除腐烂部分,而后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1000倍液消毒后栽植在新的种植点。发病初期喷洒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
褐斑病:又称叶斑病,是蝴蝶花上的严重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上现小斑点和条状斑,后扩展成深红褐色大斑块或条斑,中央灰色,条件适宜时可见深黑色孢子堆。花茎、花苞染病,也产生类似的症状,严重时造成叶落花萎。根茎染病,出现不规则黑色硬凹斑或条斑,造成茎腐烂。防治方法:一是人工物理防治。生长期注意拔除病株,收获时注意淘汰病根茎,每隔3-4年进行1次轮作。二是药剂防治。将根茎用43%甲醛200倍液浸3-4小时,药水温度控制在43℃左右,晾干后贮藏。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隔15天喷1次,防治2-3次。
锈病:染病的植株叶片发黄、干枯、早落,发病严重时导致死亡。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叶鞘,嫩茎也可感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色小圆点状的病斑,以后逐渐发展为橘黄色或锈黄色疱疹状的小粒点,成熟后突破表皮,散出黄粉。叶鞘发病,症状也相同。若嫩茎发病,则妨碍其发育,花形变小。一般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普遍发病,7-8月由于气温高,病情减轻。防治方法:一是人工物理防治。秋季收集病残体销毁,减少侵染来源;选用抗病品种。二是药剂防治。用97%敌锈钠250倍液,自3月下旬喷药,每隔10天喷次,连喷3-4次;也可用粉锈宁药剂防治。
叶枯病:叶枯病是一种常见病害,传染性强,对蝴蝶花生长影响较大。植株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初期叶尖有灰褐色病斑或片状干枯,以后逐渐向叶基部侵染,最后导致整个叶片呈焦枯状,并出现黑色粒状物。整个生长季节均能发病,6-9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一是人工物理防治。加强检疫,严防栽植带病植株;栽植前做好土壤及植株消毒;加强抚育管理,防止栽植地积水;发病初期及时将病叶剪除,减少侵染源;冬季将地表叶片剪除,集中烧毁。二是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交替喷施,连喷4-5次,每次间隔15天左右。
虫害
蝴蝶花易受多种昆虫的侵害,如蓟马、蚜虫、蝗虫、毛虫、蛾等。其中,钻蛀害虫是最主要的害虫,其幼虫会造成根茎受伤和顶芽坏死,主要危害蝴蝶花根茎,生产中可用90%敌百虫1200倍液灌根防治。
蝴蝶花主要价值
药用
据《上海常用中草药》中记载蝴蝶花有消肿、解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炎,肝肿,肝痛,喉痛,胃病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解热作用。
生态
蝴蝶花具有较高的观赏药用价值和较强的抗逆性,在调节小气候、水土保持、防污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增强群落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观赏
蝴蝶花花形俏丽,色彩斑斓,生命力顽强,景观点缀效果好。此外,蝴蝶花花叶俱美,适合栽培观赏。
食用
蝴蝶花又名鸭跖草,民间有食用鸭跖草的习惯,春季采其嫩茎叶做汤菜或炒食,亦可制成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