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银桂
晚银桂
形态特征
晚银桂是常绿性高灌木及小乔木,树冠圆球形,树身较矮,枝叶较稀,树皮浅灰色,皮孔小,椭圆或圆形,分布稠密;该品种的重要特征是成年树树干分叉处有明显的沟裂痕;枝条细软,容易披垂。标准株分枝力平均2.7个,春梢平均长度为9.2厘米,节数平均6.0节/梢,腋芽数平均20.8枚/梢,每节单侧3芽及3芽以上叠生率占42.4%。
叶片绿色或深绿色,薄革质,有光泽;长椭圆或椭圆形;叶长5.5-9.5厘米,平均8.0厘米,叶宽2.4-3.6厘米,平均3.1厘米,长宽比约2.6,是银桂品种中叶形较小、且叶质较薄的一个品种;叶缘浅波曲、反卷;侧脉8-10对;叶背网脉明显;叶尖短尖、渐尖或钝尖;叶基楔形;叶柄细而弯曲,平均长1.0厘米。
花色乳黄至柠檬黄色,国际色卡编号为6C(淡黄);花冠斜展,裂片椭圆形,有浓香;花后不结实。在华东地区,晚银桂初花期为9月下旬,比早银桂晚约半个月开花;
晚银桂幼树的新梢生长量不大,造成早年的生长速度不如早银桂那样的快;但其开花和投产期则比早银桂要早得多。一般2年生晚银桂压条苗的始花年龄为5年生,10年生后进入盛花投产期。它的经济寿命很长。晚银桂是个极其优秀的产花品种。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江西省。
栽培技术
选择地势高燥地段种植。
生长势阴坡好于阳坡,阳坡多于阴坡,山地多于平地,特别是向阳山坞花的产量最高。
耐庇荫,中年以后则喜光照。
一般酸性土和钙质中性土都能适应,但其极不耐涝。
主要价值
晚银桂投产早,产量高,质量上乘,具备有色、香、味、形四大特色,不愧为是一个观赏和加工兼用、品质十分超群的桂花品种。
生长习性
晚银桂属长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阳光和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土壤要微酸,PH5.5-6.5。忌碱土,怕积水和煤烟。晚银桂幼树耐庇荫,中年以后则喜光照。
一般酸性土和钙质中性土都能适应,但其极不耐涝,宜选用地势高燥地段种植。生长势阴坡好于阳坡;而花的产量则阳坡多于阴坡、山地多于平地、特别是以向阳山坞花的产量最高。
功效作用
桂花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口臭,也可以用于治疗牙痛。
桂花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皮肤色斑等症状。
桂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痛经、经闭、产后瘀阻、关节疼痛等症状。
桂花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症状。
桂花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营养成分
桂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元素。
桂花含有挥发油成分,如癸酸丙酯、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芳樟醇、香叶醇等。
桂花含有烷烃类化合物、脂肪酸、一元醇等活性成分。
桂花含有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桂花含有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
桂花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多种有机酸。
病虫防治
叶尖干枯可能是枯叶病,需要改善桂花生长环境,剪掉病枝,喷洒多菌灵、代森锌等药剂防治。
桂花可能发生炭疽病、叶斑病等,可以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退菌特、甲基托布津、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等药剂进行防治。
防止立枯病及根腐病的发生,应在作床时喷洒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插床宜梢高,排水一定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