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菌类 /  金针菇
金针菇
金针菇
金针菇简介
金针菇介绍

金针菇

金针菇,口蘑科金针菇属菌类。其菌盖球形,边缘薄,黄褐色,表面黏滑,基部相连,呈族生状。干品形似金针菜,故名金针菇。金针菇表面为黄色、深黄褐色或肉桂色,中部色稍深,边缘乳黄色。金针菇丝白色至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长度不等。

形态特征

金针菇子实体一般比较小,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扁半球形,直径1.5-7cm,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色白至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生,长3.5-15cm,直径0.3-1.5cm,白色或淡褐色,空心。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椭圆形或梨核形,无色,光滑。

分布范围

金针菇的主要产地在我国的黑龙江、湖南、云南、安徽、江苏、湖北、新疆等地方。

栽培技术

(1)培养料配制主要有两种配方:一是以木屑为主体的;二是以玉米芯为主体的。二者分别加以辅料如麸皮、米糠或玉米粉等。各个工厂的配方皆来源于栽培实践,但大同小异。注意事项:一是使用针叶树木屑的,需堆制半年至一年的时间,以去除抑制菌丝生长的树脂、单宁类物质;二是玉米芯在使用前的一天,需用水浸湿,以防较大颗粒的个体吸水困难。 (2)搅拌培养料按配方倒入大型搅拌机中混合均匀。注意事项:夏天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温度过高,培养料腐败变酸,影响菌丝生长。 (3)装瓶由全自动装瓶机完成,装瓶机具有传输、装瓶、打孔、压盖的功能。栽培时用850mL、口径58mm的聚丙烯塑料瓶(武汉如意集团使用1400mL的瓶子),瓶盖配有过滤性泡沫,既能阻止病虫的侵入,又能保持良好的通气性。一般每瓶装料510~530g,木屑的则要少20g左右。注意事项:对装瓶要求是重量一致,上紧下松,只有这样才能使通气性好、发菌均一。 (4)灭菌常压或高压灭菌均可。常压灭菌时,蒸汽将培养料加温到98~100℃时,至少保温4~5h;高压灭菌时,培养料在120℃保温1.5~2h,具体灭菌时间随灭菌锅内的栽培瓶数量而定。 (5)冷却灭菌的时间到达后,等压力下降到常压,常压灭菌时等温度下降到95℃以下时即可开门,将筐转移至冷却室,启动空调使料温下降至16~18℃,以便接种。注意事项:一是灭菌锅最好有两个门,一个门开向工作室,一个门开向冷却室,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温度降低时外部空气回流到瓶内而引起污染;二是冷却室必须干净无菌;三是冷却室冷气必须排放均匀,以防降温不均匀。 (6)接种由自动接种机进行接种,一般850mL的种瓶可以接种45~50瓶,每瓶接种量为10g左右,接种块基本覆盖整个培养料的表面。注意事项:一是接种室可用循环的无菌气流彻底清洁,使室内保持近乎无菌状态;二是接种室温度需控制在指定温度(如M-50为16~18℃)。 (7)培养培养室温度为14~16℃,湿度保持在70%~80%,CO2浓度控制在3000μL/L以下,在此条件下木屑的经25~26d即可发满,玉米芯的需29~31d。注意事项:一是接种后的前5d内属菌丝定殖阶段,培养室温度可适当高一些,控制在18~20℃;二是发菌5d后,将温度调整到14~16℃,此后一阶段,培养料升温很快,瓶里温度可能高出瓶外4~5℃;三是发菌室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标准菇房中通风是由CO2浓度探头探制的,使发菌室CO2浓度控制在3000μL/L以下,通风气流必须到达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以使发菌均匀一致,方便后期管理;四是菌丝培养达15d时如果发现发菌速度差异较大,则很可能是发菌室的气流不畅所致。 (8)搔菌菌丝发满后就可进行搔菌,搔菌由搔菌机完成,深度一般为瓶肩起始位置,搔菌有两个作用:一是进行机械刺激,有利出菇;二是要搔平培养料表面,使将来出菇整齐。注意事项:一是以下两种情况搔菌后并不影响出菇,瓶中间有1~2cm未发满或瓶底中有1~2cm未发满,但前提是菌丝发满的部分必须浓白、均匀;二是搔菌机搔菌不彻底的区域必须手工搔平,因为这些区域在催蕾时最易出菇,给后期管理带来不便;三是搔菌机残留在瓶口的培养料必须擦干净,以免后期采菇时沾上菇柄而影响品质。 (9)催蕾催蕾时温度保持在15~16℃,M-50菌株催蕾与发菌的温度基本相同,但湿度更求很高,达90%~95%,CO2浓度控制1500μL/L以下,并且每天给以1个小时的50~100lx的散射光,这样的条件经过8~10d后即可现蕾。注意事项:一是在标准化的菇房中是无须在瓶口上覆盖任何物体;二是较好的现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料面仅出现密密麻麻的针头大小的淡黄绿色水滴,原基随后形成。 另一种是料面起初形成一层白色的棉状物(菌膜),一般不超过3mm厚,然后白色的菇蕾破膜而出;三是如果瓶口黄水出现较多,或者连成一片呈眼泪状或者色深如酱油色,则很可能是湿度过高的原因;四是催蕾室的空调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致冷效果好,降温迅速;二对湿度的影响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催蕾室具有均匀的湿度。催蕾是最关键的步骤,催蕾好的症状应该是整个料面布满白色的、整齐的菇蕾,数量可800~1000个。 (10)缓冲当菇蕾长至13~15mm时,需转移到缓冲室进行缓冲处理。缓冲室的温湿度条件都介于催蕾室与抑制室之间,温度为8~10℃,湿度为85%~90%,缓冲的目的是不让抵抗力弱的子实体枯死,增强其抵抗力。2~3d就可转移至抑制室进行抑制处理。 (11)抑制抑制室的温度为3~5℃,湿度为70%~80%,抑制的目的是抑大促小,生长快的子实体受抑制较为明显,从而达到整齐一致的目的。抑制的方法主要为光照抑制和吹风抑制两种。光照抑制是每天在10h内分几次用500~1000lx的光照射;风抑制步骤是前两天15~20cm/s的弱风,后两天吹40~50cm/s的较强的风,最后两天吹80~100cm/s的强风,这样经一周后就能达到整齐一致的目的。注意事项:一是对于长势相差较大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二是个别长势很快的子实体要及时用镊子拔除。 (12)生育幼菇经抑制后即可转移至生育室,生育室的温度为7~9℃,湿度为75%~80%,CO2浓度控制在1500μL/L以下。待幼菇长出瓶口2~3cm时,即时套上纸筒,以使小范围内的CO2浓度增加,从而起到促柄抑盖的效果,经一周的时间菇可长到筒口的高度,约13~14cm。注意事项:一是生育室的菇不要改变位置,以防引起菌柄的扭曲;二是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防柄变粗或柄中间形成凹线,影响菇的品质;三是简易的菇房抑盖的办法是等菇长至8cm高时,在纸筒上覆盖报纸,减少空气流通,可以使盖很小;四是长势好的栽培瓶应该250~400个子实体。 (13)采收及包装菇长出瓶口13~14cm时,即可采收。在一个干净低温的房间里操作。采用玉米芯为原料的每瓶产量可160~180g,木屑的为140~160g。鲜菇一般以抽真空的包装鲜销为主。一般出口标准菇的特点是柄长13~14cm,伞直径大多数小于1cm或更小,没有畸形;菇柄粗细均匀、挺直,直径普遍小于2.5mm或更细,无弯曲现象;菇体色泽洁白,含水量少。

主要价值

常食用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于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的使用,主要它是一种高钾低钠的食品。金针菇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含有18种氨基酸,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其中的赖氨酸特别有助于骨骼的发育健康。

生长习性

金针菇生长温度 金针菇适合生长的温度大概是20-25℃,它有很好的耐寒能力,在冬天不是很怕冻,一般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中可以正常生长。 金针菇生长湿度 金针菇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在养护金针菇的时候最好是保持它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在90%左右,这样有利于促进它的生长。 金针菇生长土壤 金针菇比较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而且它要求土壤是偏酸性的,这样才可以保证金针菇能更好的生长发育。

功效作用

1、促进代谢:金针菇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生物活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生长发育也大有益处。 2、降脂降压: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食用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主要是因为金针菇是一种高钾低钠食品。 3、益智健脑:金针菇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成分较全,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且含锌量比较高,对增强智力尤其是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营养成分

金针菇是有营养的,而且营养价值丰富。金针菇内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等,可以很好地起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且金针菇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很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人群、中老年人食用。此外,金针菇中含有的氨基酸、锌的含量较高,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具有很好地帮助作用。

病虫防治

1、场地消毒: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搞好生产场包括原料堆放场、拌料场、冷却场、接种室、接种箱、培养室、菇棚等的全面清洗、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 2、杂菌处理:为控制绿霉、黄曲霉等杂菌蔓延感染,对已清理出来的感染菌袋必须及时隔离、及时处理。培养期间,菌丝尚未完全定植的菌袋不能翻堆。装包时认真仔细检查菌袋。 3、金针菇栽培期发现棉腐病、根腐病及细菌性斑点病等病害时,及时将污染部分剔除,加强通风、通气、降低温度,控制病害蔓延。 4、防治为害金针菇的眼菌纹、菇蝇、螨类等虫害的方法,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菇棚内外经常撒石灰,消毒灭菌减少虫源,菇棚通气孔安装尼龙纱网防止成虫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