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璃菊
琉璃菊
形态特征
琉璃菊株高约15~30厘米。叶自根部抽出,狭披针形,叶缘上部有剌状锐毛。花顶生,总状苞叶密集,并密生刺状毛,质硬,花瓣细裂丝状,外形酷似香矢车菊,美妍别致。花色有紫蓝、桃红、淡黄、白等色。成株叶片稀少,花茎质硬,切花是插花高级花材。花期春至夏季,适合花坛或盆栽。性喜温暖,在华南地区中海拔生育较良好,平地栽培也能开花。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洲
栽培技术
一、育苗
1.种子发芽前的准备
首先,在育苗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将琉璃菊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12小时以上,去除较小、不完整的种子,便于筛选。对于不浮出水面的种子,可以适当划破种皮以利于发芽。
2.播种
将经过处理的琉璃菊种子均匀地撒在洁净的育苗盘上,需要注意种子的深浅,一般为种子直径的两倍左右。然后轻轻覆盖一层细土,用喷壶轻轻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3.育苗的环境
琉璃菊是喜光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在育苗过程中,需要将育苗盘放置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苗期为15-20天左右,苗高达3-5厘米的时候,便可以进行移栽。
二、移栽
将育苗盘中的琉璃菊苗取出,根据株行距离为10厘米左右进行移栽。移栽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将株高修剪至2厘米左右,通过修剪可以刺激琉璃菊的生长,增加分枝。
三、管理
1.浇水
琉璃菊是喜湿而耐阴的植物,在生长期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是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否则容易导致根部烂掉。
2.施肥
琉璃菊生长期需要适当施肥,保证花期品质。可选用复合肥、腐熟堆肥等进行施肥,每个月施一次即可。
3.修剪
琉璃菊是喜枝繁叶茂的植物,生长期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修剪,促进分枝,增加花序,使花朵更加绽放。
主要价值
花色有紫蓝、桃红、淡黄、白等色。成株叶片稀少,花茎质硬,切花是插花高级花材。花期春至夏季,适合花坛或盆栽。
生长习性
栽培土质以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日照要充足。平时培养土要保持适润,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5℃-25℃。
功效作用
观赏。琉璃菊外形酷似香矢车菊,花色有紫蓝、桃红、淡黄、白等色,成株叶片稀少,花茎质硬,切花是插花高级花材。
药用。琉璃菊全草入药,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营养成分
糖类。琉璃菊的糖类含量比较高,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氨基酸。琉璃菊的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等含量较多。
矿物质。琉璃菊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钾、钠、钙、镁等含量较高。
维生素。琉璃菊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
病虫防治
叶斑病是琉璃菊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并销毁,减少病源,做好通风降湿工作,及时喷洒药剂防治。
枯萎病是琉璃菊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源,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做好通风降湿工作。
根腐病是琉璃菊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源,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做好通风降湿工作。
红蜘蛛是琉璃菊的主要虫害之一,多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发生。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虫源,加强肥水管理,增加空气湿度,避免过度干燥。可以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蚜虫是琉璃菊的主要虫害之一,多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发生。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虫源,加强肥水管理,增加空气湿度,避免过度干燥。可以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