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圆菊
桂圆菊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多分枝。叶对生,广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色暗绿。头状花序,开花前期呈圆球形,后期伸长呈长圆形。花色黄褐,无舌状花,筒状花两性。7-10月开花。
分布范围
桂圆菊产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西南、南至东南部)、广东(海南岛)、广西(防城)及台湾。常生于田边、沟边、溪旁潮湿地、荒地、路旁及林缘,海拔800—1900米。印度、锡金、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也有。
栽培技术
需要充足阳光
喜阳光充足,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徒长瘦弱,黄色的短刺稀疏。尽量摆放窗台或阳台等光照充足的位置。生性强健且适应性强,室外度夏可不遮阴但需保持通风。室内阴暗或多日阴雨时,可置于明亮的灯光下进行补光
表土干后即可浇水
当表土颜色变浅,手指伸入1~2㎝感觉干燥时即可浇水。夏秋高温和干燥时节可经常向植株及其周围喷雾增湿,注意通风以及使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喷洒。低温时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稍干
16~28℃
适温16~28℃,夏秋高温需加强遮阴和通风,也可移入阴凉通风处养护。冬季注意放在光照充足的室内和减少浇水量,避免冷风吹袭
通用型营养土
要求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可选择通用型营养土或将泥炭:椰糠:珍珠岩=1:1:1配制,需要增加适量的通用型有机颗粒肥
在适温内30天/次
在适温内,生长季节可每月施用一次通用型浓缩液体肥。肥水应直接浇入土壤,避免溅湿植株而引发叶片病害。冬季停止施肥
主要价值
桂圆菊花型、花色均较特殊。可布置花坛、花境,也可盆栽。
生长习性
喜光,耐热不耐寒,微酸性土壤,忌干旱。
功效作用
园林用途:花型叶色奇特,耐高温,是夏季优良的观赏花卉。花坛、花境、盆栽、地被。
药用功效:全草入药,有解毒、消炎、消肿、祛风除湿、止痛、止咳定喘等功效。有小毒,用时注意。
营养成分
菊花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0.20-/0-0.85%)、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苷及黄酮类化合物。
病虫防治
螨虫:用吡虫啉1000至12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