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花 /  垂枝梅
垂枝梅
垂枝梅

垂枝梅

垂枝梅是蔷薇科李属的小乔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花单生,香味浓,花萼通常红褐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形态特征

枝自然下垂或斜垂,花有红、分、白各色

分布范围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栽培技术

一、砧木苗的培育:采用播种繁殖法。时间在11一12月间进行,第二年春加强实生苗的肥水管理,任其快速长高,不必摘心,但须将萌发的侧枝剪除,第三年春在枝顶按方向均匀留取3—4个侧枝作为嫁接垂枝梅之用。如果实生苗长得瘦弱低矮,须留待来年嫁接之用。 二、嫁接的方法:采用方块芽接法。时间约在7月中下旬进行。母本应选开花繁盛、树势健壮的垂枝梅,在其上剪取芽实饱满长势良好的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在接穗上削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的方块形芽片,接芽先不取下,靠着砧木按照接芽上下口距离,距离枝条基部5—8厘米处横割枝条皮层,然后将接芽取下装入,使右面的切口互相对齐。在接芽左方将贴木皮层切去一块,留下的砧木皮包接芽,最后用塑料布绑扎。嫁接时应避免造成接芽向同一方向萌发的现象。 三、嫁接后的管理:芽接活后,不要剪贴,经过一个月后去绑,这有利于防止当年接芽萌发。因为第二年春萌发的芽之长势比当年萌发的强,而且减少了冬季短截的工作。因此,芽接时期在7月中下旬期间以较迟为好。第二年春剪砧,当垂枝枝条长到1米左右时就进行摘心处理,控制其生长,以便提前进行花芽分化。由于梅花具有较多的不定芽及隐芽,砧木会在不同时间产生大量萌芽,应随时将其抹去,以免养分消耗。只要管理得道,用此法得到的垂枝梅开花率可达90%以上。如果苗圃内有现存的3—4年生、高1.5米左右的梅花实生苗,通过修剪、嫁接,第二年就可得到成型开花的垂枝梅。其修剪方法为:头年冬天在1.5米以上的高度处,按方向,均匀选取3—4分枝留1—2芽进行短截,翌春这些选留的芽萌发的枝条就作嫁接之用。

主要价值

庭植观赏、片植、盆景

生长习性

垂枝梅属阳性,喜温暖气候,较耐旱怕涝,寿命长;

功效作用

垂枝梅一般做庭植观赏、片植、盆景;

营养成分

梅花主含挥发油、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

病虫防治

1、梅毛虫 (1)头部蓝灰色,有两个黑斑,背上有黄白色背线,身体两侧各有2条黄色纹,身上有许多黄白色长毛,通常有5厘米长。 (2)幼虫常在小枝上吐丝,食害梅花新芽、嫩叶,长大后分散在全株,蚕食叶片,严重时树叶会被全部吃光。 (3)防治梅毛虫可在其幼龄时喷洒1000倍杀螟松。 2、蚜虫 (1)主要危害梅树嫩茎及嫩叶,吸食植物营养。梅树受害部位常出现粘液,叶片变色、皱缩反卷、枯萎,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 (2)可喷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水溶液防治,也可用80%敌敌畏兑2000倍水进行喷杀,喷洒2次~3次即可消灭。 3、介壳虫 (1)又称介虫或球坚蚧,成虫体近球形,初时介壳质软,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体表有许多黄白色、黑褐色相间的横纹。 (2)介壳虫在初春开始活动,吸取植株汁液。受害病株叶片发黄枯萎、脱落。同时,介壳虫排泄的糖液还能诱发其他病害。 (3)可用人工刮除和喷施结合防治。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剂兑1500倍水喷洒,也可用60%的可湿性乐果粉剂兑1200倍水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