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果蔷薇
小果蔷薇
形态特征
小果蔷薇的形态特征 高2-5米;小枝圆柱形,无毛或稍有柔毛,有钩状皮刺。小叶3-5,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花多朵成复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倒卵形;果球形,红色至黑褐色,萼片脱落。花期5-6月,果期7-11月。
分布范围
多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溪边或丘陵地,海拔250-1300米。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西南各地。
栽培技术
一、播种
小果蔷薇的种子是可以育苗的,但是用种子培育的话,小果蔷薇并不容易成活的,所以一般并不用种子来育苗
二、分株
将小果蔷薇的根、茎部的小分株和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来培植,长成独立的植株。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成活率比较高,所以使用比较广泛
三、扦插
选择的插穗应该生长健壮,没有病虫侵害的枝条,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然后立即扦插,防止蔫萎影响小果蔷薇的成活。扦插后要注意保持基质部保持湿润,但是不可过于湿润防止腐烂。
四、压条
选择小果蔷薇优良品种中枝龄较老的枝条要将小果蔷薇的枝、蔓埋在湿润的基质中,当发现它生根后就把其和母株割离,便形成了新植株。这种方法成株率较高,但是繁殖系数比较小,一般适用于比较大的植株。
主要价值
一、药用价值
小果蔷薇的根和嫩叶可以治疗女子月经不调和子宫下垂。还可治疗痔疮、脱肛、外伤出血这些常见疾病。不仅如此,它的果实还可以治疗不孕症。
二、饲用
小果蔷薇的嫩枝嫩叶含有高量的粗蛋白、粗脂肪,而且氨基酸的总量也比较高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所以可以给牛羊食用,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但是老化后就不易食用了。
生长习性
小果蔷薇是暖温带至亚热带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耐低温,在冬季-10℃以上呈常绿状灌木。每年2–3月发芽,4月中下旬孕蕾,5月上、中旬开花,7–9月结果,8–11月果熟,生育期250天左右。小蔷薇该行种子繁殖。种子成熟脱落,可萌发成幼苗。适宜生长在年降水800-1500mm地区,北方耐-10℃左右低温,也耐35℃以上高温,以润、温暖条件生长发育好。
功效作用
小果蔷薇是在中药上常见的一种药,它用于治疗毒疮。蔷薇花其根、茎、叶及果实(称为营实)均可药用。蔷薇根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痈、消渴、痢疾、关节炎等;茎、叶有清热收敛之功,用于治疗口疮及疮毒;果实有利水除热、活血解毒的作用,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用于治疗水肿、脚气、疮毒痈肿、小便不利、经期腹痛等证。
营养成分
根皮含鞣质约57.3%,其它,尚含有机酸、皂甙、树脂、糖类、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等。花含挥发油。
病虫防治
1.预防时要多通风、提供良好的排水环境,减少湿气;
2.一旦发现有病变的纸条、叶片,在冬季进行修枝时就要及时剪去病变部分,防止病菌蔓延。
3.发病期间施肥也要注意,磷肥、钾肥可以增强植株抵抗病菌的能力,氮肥要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