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枝榆
垂枝榆
形态特征
垂枝榆落叶小乔木。单叶对生,椭圆状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9cm,基部偏斜,叶缘具单锯齿,侧脉9~16对,直达齿尖。 枝条下垂后全株呈伞形。翅果近圆形。
分布范围
垂枝榆多是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耐寒、耐旱、耐贫瘠,能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下正常生长。
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嫁接繁殖。以乔木型榆树为砧木,使在一定的高度,一般2米左右分枝,
在分枝基部高接垂枝榆。春季切接或秋季芽接均可。
(二)栽培管理
栽植穴应施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把坑土与肥料掺混均匀,然后移入幼苗加以定植。
每穴内栽1株,填土踏实,浇水培育,加强管理。夏季生长旺盛应再追施速效液肥1~2次。
栽植后1~3年,应注意浇水、培土、撑支架、施肥、除草、排涝等。砧木幼茎在头几年发枝多,
要随时抹芽去枝。宜每年修剪垂枝部分促生新梢,修剪短截时宜留向外的侧芽,新梢才易向四周垂吊,
保持树冠形状美观。
(三)病虫害防治
金花虫防治方法:可喷洒800~1000倍80%敌敌畏药液杀灭。
主要价值
垂枝榆观赏性好,主要用来作为城市绿化的行道树种,也常用来作小区、公园、广场等地的观赏树。
生长习性
垂枝榆喜光,耐寒,抗旱,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湿,但能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壤。主根深,侧根发达,抗风,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
功效作用
垂枝榆抗寒性强,对于城市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在城市绿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成分
每100克榆钱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质3.8克,脂肪1克,膳食纤维1.3克,矿物质3.5克,钙280毫克,磷100毫克,铁22毫克,维生素B1、B2各0.1毫克,烟酸1.4毫克等。
病虫防治
当植株的芽开始萌动,要及时喷洒70%的溴氰菊酯乳油200倍液进行预防。发现有蚜虫为害时,必须及时喷洒10%扑虱灵4000倍液进行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