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
关公蟹
形态特征
关公蟹头胸甲长大于宽,背面有沟痕和隆起,犹如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关公脸谱。关公蟹科是世界海洋广布的一个类群,该科在中国近海约有19种。关公蟹属雌性的螯足和未充分发育的雄性螯足对称。步足各节扁平,前两对长,后两对短小,似钳状,位于背面。中国沿海关公蟹属有关公蟹、细足关公蟹及中华关公蟹3种。关公蟹可食用,或作为家禽饲料,幼体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关公蟹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的小型蟹类,它的甲壳宽只有3厘米左右,背、腹之间的距离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厚度,所以蟹体显得特别薄。有四对步尺,后两对步足短小而且尖锐,呈剪刀状,关公蟹能用这两对短小的步足抓住比自己躯体还要大的贝壳、石块或树叶等物背负在自己的背上,把自己的身体伪装起来,以此防御敌害。
分布范围
中国地区分布: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浙江, 山东(山东半岛) , 印度。
栽培技术
1、场地选择:选择在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水质干净的海域进行养殖。
2、养殖模式:可采用虾蟹混养、蟹虾轮养、立体养殖等模式进行养殖。
3、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水质情况、蟹的生长情况等,并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避免污染水质。
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关公蟹的蟹肉鲜美,蟹黄香浓,是人们喜爱的海鲜之一。
2、经济价值:关公蟹在海鲜市场和餐馆中都有销售,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生态价值:关公蟹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生长习性
关公蟹个子很小,作为御敌武器的螯足更小,为了保全性命,通常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与其他动物一起过共生生活,是关公蟹经常采取的方式,而共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共生对象成为自己的护身武器。在日本关公蟹和端正关公蟹栖息的区域,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用最后两对步足背着贝壳在海滩上行走、觅食,在遇到敌人攻击时,它们无力抗争,也无心应战,只是藏入贝壳中,用别人的躯壳把自己掩蔽起来,以避过敌人的追赶,或者弃壳潜逃,让贝壳成为掩护自己的替罪羊。伪装关公蟹则肩负一种海葵在背甲上,犹如古代士兵携带的盾牌,在受惊或遇到敌人袭击时,伪装关公蟹便以海葵作为防御武器,由它去应付敌人,自己在一旁坐观其胜,或是借机逃脱。背足关公蟹、颗粒关公蟹、聪明关公蟹,也各有自己避敌的妙招,但是它们的聪明都不是用在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对进攻上,而是如何想方设法地提高逃跑的技巧,嫁祸于人,委曲求全。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关公蟹与敌人搏斗的场面。
即便是整天修炼逃脱之技,关公蟹也难免有被逮住的时候。六种关公蟹的相同之处在于,即使此时它们仍然不会扬起螯足战斗,仍以保全性命为第一要旨。关公蟹会自行将被敌人捉住的附肢或胸足弃掉,留给敌人做美餐,从而换得活命的权利,生物学上称这种生理机制为自割。
由于关公蟹的足的基节与座节之间具有特殊的割裂点,因而附肢或胸足从此点脱落后不致流血,关公蟹更不会流下痛楚和羞辱的眼泪。它们的再生能力很强,失去的附肢或胸足不久便会慢慢生长起来,但这次经历远远无法促使关公蟹增长一点点反抗意识,仍会我行我素地在海底世界过着懦夫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本不应该属于蟹类,它们甚至有“横行霸道”的名声。正因为总也不参与战斗,所以关公蟹的螯足才会退化。
功效作用
1、补充蛋白质:关公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的蛋白质。
2、免疫力:关公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适量食用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公蟹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和硒元素,适量食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保护眼睛:关公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视紫质的合成,保护眼睛。
营养成分
关公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和身体的正常功能。此外,关公蟹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这些矿物质对骨骼和牙齿的健康以及神经传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关公蟹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这些维生素对维持免疫系统和视力的健康以及促进大脑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关公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食用过量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病虫防治
关公蟹的病虫防治主要分为塘口消毒、蟹种消毒、饵料消毒和食场水域消毒四个方面。
1、塘口消毒是在蟹种放养前10至15天进行,主要是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量75至100千克,7至10天后将池水加至80厘米深,用30%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15千克。
2、蟹种消毒是在放养前使用6至8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3%至4%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
3、饵料消毒主要是用清水冲洗干净,选取活体投喂;投喂水、陆草等饵料时,使用2至3克/米3的30%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20至30分钟后再投喂。
4、食场水域消毒是将250克的30%漂白粉加到10至15千克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均匀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