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银鱼
银鱼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属于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大,俗称面丈鱼、面条鱼。

形态特征

太湖银鱼因全身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可清晰地看到其血液,在水里生活时,人们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珍稀的观赏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大,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与白虾、白水鱼并称"太湖三宝"。

分布范围

太湖银鱼分布于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安徽寿县瓦埠湖、霍邱县城西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安徽明光市的女山湖,安徽宿松县下仓的大官湖,四川雷波县的马湖乃至长江口的上海崇明等地。

栽培技术

1、选择质量好的水源 银鱼因本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时需要选择质量好的水源。在水源选择上,一般选择地下水或自来水,水源需要经过消毒处理,以避免病菌的滋生。 2、控制养殖密度 银鱼养殖需要控制养殖密度,如果养殖密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缺氧和水质变差等问题。一般来说,每立方米水体可以养殖500-1000尾银鱼,具体养殖密度需要根据水体大小和水质等因素来确定。 3、控制水温 银鱼适宜的水温在15-25℃之间,如果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银鱼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水温的变化,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投喂优质饲料 银鱼需要食用高蛋白、低脂肪和高能量的饲料,最好选用专门为银鱼设计的饲料进行投喂。在投喂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喂食导致水质恶化。 5、做好日常管理 银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日常管理中需要定期更换水体和消毒处理。同时,也需要及时清理鱼粪便和残饵等杂质,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

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银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含多种营养成分。冰鲜银鱼大部分出口,远销海外,人称“鱼参”。经过曝晒制成的银鱼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 2、食用价值:银鱼可烹制成各种名菜佳肴,如银鱼炒蛋、干炸银鱼、银鱼煮汤、银鱼丸银鱼春卷、银鱼馄饨等,都是别具风味的湖鲜美食。

生长习性

太湖银鱼因全身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在水里生活时,人们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珍稀的观赏鱼。太湖银鱼主要生活在太湖及其附近的河流、港湾和河口,喜欢生活在水体比较清澈、富含氧气的地方。它们喜欢群聚在水草丰茂的湖区,寻找食物。太湖银鱼以浮游生物为主食,如浮游虾、小型甲壳类等,也会吃一些水生昆虫和小鱼类。

功效作用

太湖银鱼因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能益脾胃,补气润肺,补肾增阳,祛虚活血。

营养成分

银鱼的营养价值颇高。肉嫩味美,是餐桌上的珍品。每百克鲜银鱼,含蛋白质8.2克。晒干后的银鱼叫燕干。每百克燕干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热量1709.4千焦,钙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病虫防治

太湖银鱼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如细菌性病、寄生虫感染等。为了保证养殖成果,需要加强疾病预防措施和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