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鱼 /  银鱼
银鱼
银鱼

银鱼

银鱼是鲑形目银鱼科鱼类的总称,又名绘残鱼、银条鱼、面条鱼、大银鱼。银鱼体细长形,除雄鱼沿臀鳍基上方有1纵行鳞外均无鳞;最大个体如大银鱼亦仅约150毫米,一般更短小;银鱼的头骨很薄且透明,用肉眼自外边即可看到它的脑与两侧内耳处三个半规管的形状。活鱼及鲜鱼为银白色,故名银鱼。寿命只有一年。

形态特征

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市面上部分银鱼为保鲜和保色用硫磺熏蒸,静置后呈土黄色,应注意不要购买。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珠湖银鱼因为个体较小,肉质透明性较好,黑点透射使整体呈亮灰色时为上品。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俄罗斯及我国近海和内陆各水域。

栽培技术

一、养殖环境 银鱼因属中上层小型鱼类,养殖时要选择宽阔的水域并要求水质清澈。一般池塘养殖可选择在底部铺一层细沙,以增加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此外,养殖水域附近要有电源以供抽水使用。 二、放苗 银鱼放苗时要注意其成活率不高,需一次性放足,若在放苗过程中发现病苗或死苗要及时清除。 三、投喂 银鱼主要食物为浮游动物和小型甲壳类动物,在人工养殖环境下需进行投喂。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约一个小时。根据池塘内的食物来源和鱼的体重,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投喂量。 四、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定期检查水质并经常更换水体,每两周更换约30%左右的水体。夏季高温时,要增加换水频率和换水量。 2、巡塘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银鱼的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定期检查:每半个月对池塘和水体进行检测,了解池塘内的各种指标和鱼类生长情况。 4、记录管理:对养殖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和数据要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总结经验和及时发现问题。 五、捕捞和销售 银鱼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养殖一年左右即可达到上市规格。捕捞时要注意时间,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时进行。银鱼的价格较高,销售渠道广泛,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

主要价值

银鱼因全身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可清晰地看到其血液,在水里生活时,人们通常将其视为一种珍稀的观赏鱼。银鱼因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被誉为“水中软黄金”。银鱼因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银鱼作为一种整体性食物应用(即内脏、头、翅均不去掉,整体食用),其养生益寿的功能为国际营养学界所确认。

生长习性

1、栖息习性 银鱼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钻入其中。仔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用灯光能将其诱集成群,因此可用此法来检查其生长和摄食情况,成鱼无此特性。 2、摄食习惯 银鱼体内并没有胃来负责消化食物,只有像管子一样的肠来贮存摄入体内的食物。这种比较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其不能摄入大量的食物,且摄入的食物体积不应过大。银鱼不同生长周期的摄食量和喂养饲料是存在差异的,幼鱼一般以浮游生物或者其代谢物为食,当银鱼的体型长至一定程度时可以摄入一些体型较小的生物。因此,养殖者喂食银鱼时需要注意在不同时期选用正确的饲料进行喂养。如果选择错误,很可能会导致由于食物摄入不足而出现争抢食物的现象,这样就会出现银鱼大规模死亡的现象。 3、繁殖性能 银鱼的繁殖能力十分惊人,发育成熟的银鱼都会在入冬前后大量进行繁殖,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持续三四个月。银鱼的繁殖方式为体外受精,排出的卵会沉到水体底部,一般30天左右就会完成孵化。银鱼最佳的孵化温度是5~10℃,在此温度条件下,可以提高卵的孵化速度及成功率。在每一次的繁殖期,银鱼一般排产2次卵,每次约千颗,银鱼排产卵结束后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功效作用

银鱼因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能益脾胃,补气润肺,补肾增阳,祛虚活血,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足、消化不良者、高脂血症患者、脾胃虚弱者、有肺虚咳嗽、虚劳等症者食用。

营养成分

每100克鲜银鱼中,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热量41千卡,还含有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银鱼干中,含蛋白质72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质0.5克、钙761毫克,可食率达100%。

病虫防治

银鱼冬季产卵,其孵化期长达1个月左右,在漫长的孵化期内容易滋生水霉病。水霉病主要危害鱼种、成鱼,四季均可流行,尤以春季为甚。症状:病鱼体表长有许多棉絮状菌丝,焦躁不安,运动失常,最后因拒食而死。 防治方法:在鱼种练网、起捕、转运、入箱等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勿使鱼体受伤;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遍酒,用量为食盐和小苏打各4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