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鲻鱼 / 
鲻
鲻鱼

鲻是鲻形目鲻科鱼类。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适中,顶部平,两侧略凸,向腹面倾斜;吻宽短;眼大,脂眼脸发达;眼间隔宽平;口下位,略呈人字形;下颌前端有突起,可嵌入上颌相对的凹陷中;上下颌边缘具绒毛细齿;尾鳍叉形。头及体背青黑色,体侧上半部有7条黑色纵条纹,各条纹间有银白色斑点;腹部白色,各鳍灰色。因身上布满暗黑色的花纹而得名。

形态特征

体长粗壮,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短,平坦,两侧略隆起。吻宽而短。眼中等大,几被一层厚的脂膜覆盖,俗称白眼。眼间距宽阔平坦。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形,后鼻孔裂缝状。口下位,作八字形,口裂小而平横,上颌骨完全被眶前骨所盖,后端不下弯,下颌前端有一凸起可嵌入上颌相对的凹陷中。齿细呈绒毛状,上下颌均有齿。鳃孔较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假鳃发达。鳃耙细密,55-75+67-90。除吻部处,体被大型圆鳞,除第一背鳍外,各鳍均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底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底上部和两腹鳍中间各有一长三角形瓣状鳞。无侧线。体侧有纵列鳞42-43。 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由4鳍棘组成,第一鳍棘最长。第二背鳍具1棘8鳍条,位于臀鳍上方。臀鳍有3鳍棘,8鳍条,第二鳍棘最长。胸鳍高位,较宽大,具16-17鳍条。腹鳍位于胸鳍后下方,短于胸鳍,由1棘5鳍条组成。尾鳍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后缘缺刻较深。头和身体背面青黑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上半部有7条黑色纵条纹,背鳍、胸鳍、尾鳍浅灰色。

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几乎全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四周海域。

栽培技术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每亩用茶饼15~20公斤或用生石灰100~150公斤进行消毒除害。 2、水质培育:鲻鱼喜欢肥水,在清塘消毒后,让阳光暴晒数天,翻动底泥后再暴晒10天,即可注入新水,施肥或用EM原露培育水质。 3、养殖方式:养鲻鱼有单养和混养两种模式,根据不同鱼类的栖息水层和不同的食性进行混养,达到充分发挥水体的潜力和合理利用饲料,可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主要价值

由于其食物链短,生长迅速,且有广盐性,能在淡水、咸淡水、海水中生活,故为沿海很好的增养殖对象。已为中国台湾、南海、东海沿海的主要养殖品种。每年冬季是主要渔期,可用流刺网、围网、定置网等渔法捕获,为高经济价值鱼种,母鱼鱼卵可干制为乌鱼子,价格昂贵,俗称“乌金”,是桌上佳肴,雄鱼精巢亦可供食用。

生长习性

属广温性鱼类,从水温8-24℃的海域均见,主要栖息环境为沿岸沙泥底水域。幼鱼时期喜欢在河口、红树林等半淡咸水海域生活,甚至可到河流中,随着成长而游向外洋。以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及有机碎屑与微藻为食。在中国台湾每年冬至过后,乌鱼会洄游南下产卵,而经过台湾海峡,因此有“信鱼”之称。

功效作用

1、补充营养: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叶酸等多种维生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这些都是人体健康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为人体补充营养,有利于身体的发育; 2、提供能量:鲻鱼中会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其中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量来源,这些营养元素可以被人体的消化道分解吸收,为机体代谢提供能量,能够避免体内能量不足; 3、改善贫血:鲻鱼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而铁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造血原料,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因此适当食用鲻鱼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营养成分

鲻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多种营养成分,肉质鲜嫩可口,在冬至之前鲻鱼的身体最为饱满,腹部和背部都很饱满,显得格外肥,所以鲻鱼经常被用来做一些酒店和餐厅的海鲜菜肴。

病虫防治

1、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以杀灭病菌和虫卵。 2、及时治疗病鱼。发现病鱼要及时捞出,避免感染其他鱼。 3、使用药物防治。使用二氧化氯或双季铵盐类等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对水体进行消毒。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剂量,并保证药液在水中溶解后再进行泼洒,以免对鱼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