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斯义陶芬
无花果

玛斯义陶芬

玛斯义·陶芬,又名玛斯义陶芬、麦司衣陶芬。原产美国加州,从日本引入我国。红色大果型无花果品种,在江浙及四川种植面积较大,是该地区鲜食无花果的主栽品种。果大,秋单单果重60-120克。果皮薄而韧,皮色紫红至褐色,果肉桃红色,肉质粗而松脆,含糖量高,品质中等偏上。该品种无花果种植管理简便,丰产性很好,当年育的无花果苗当年挂果。

形态特征

树势中庸偏旺,树冠开张。枝条节间1-6cm,枝条软而分枝多,丰产性好,采收期长。枝梢先端易下垂,冬芽呈紫红色,幼叶黄绿色油渍状,叶片以5-7裂为主、中等大、有叶柄。4月上旬萌芽展叶,5-7月中旬生长迅速,7-8月高温期几乎停止生长。9-10月继续生长至霜冻落叶为止。5月中旬除基部1-3节外,几乎所有新梢叶腋中都长出1个幼果,当年生新梢单枝挂果5-30余个。春果从挂果至成熟需50-60天,果长卵形,单果重100-150克,最大可达200克;夏果从挂果至成熟需60-70天,秋果需70-90天,果颈短,呈倒圆锥形或扁圆形,单果重60-120克。果皮薄而韧,皮色紫红至褐色,果肉桃红色,肉质粗而松脆,含糖量高,品质中等偏上。该品种到盛果期成龄树约有70%的果集中在8-9月成熟。该品种无花果种植管理简便,丰产性很好,当年育的无花果苗当年挂果。优点:果个大,颜色艳丽。缺点:易裂果、耐寒性差、风味一般。一般在长江以南种植较多。因其耐寒性弱,故适于长江以南或保护地栽培。耐盐性弱不适于盐碱地种植。

分布范围

玛斯义陶芬无花果在我国的四川以及江苏和浙江地区的种植面积大。

栽培技术

1、环境选种:玛斯义陶芬无花果适宜在阳光充足、耐寒性、抗病性综合性强的无花果品种进行选种。 2、种植管理:玛斯义陶芬无花果全年所用氮肥,50%的氮肥都需要跟基肥一起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采用条沟施肥,条沟宽30cm,深40cm,把堆肥和其他肥料混合施用,并结合适量石灰,留一部分基肥撒于地面,翻入浅层土壤。 3、水分管理:玛斯义陶芬无花果根系发达且耐旱,生产期间水分要求不是太严格。如果种植地区年均降雨量不低于500mm容易出现无花果逆生长,如降雨量超过1000mm尤其是雨季要注意排涝否则影响树体生长严重时会导致直接死亡。

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果实柔软味甜,具特异风味,富含易为人体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较高。 2、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无花果果实性味甘、平,具开胃、润肠、消炎、解毒、催乳、止痢和治痔疾等多种功效。 3、经济价值:无花果繁殖容易,管理简单,结果早而病虫害少,枝叶光洁,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吸附和抗御能力,能消除污染,净化空气,根系耐较重盐碱(一般可达0.3%~0.4%),因此发展前景良好。

生长习性

玛斯义陶芬无花果为亚热带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抗旱耐盐,好氧忌渍。它对光要求高,每天至少需要五个小时的直射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积水。在种植过程中,春秋季节可以适当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积水,防止落叶落果。夏季是生长旺季,每天浇水1到2次,保持盆土湿润但不积水。此外,上盆加底肥(羊粪,鸡粪)日常浇水的时候可以适当加点淘米水磷钾肥,以疏松透气的土为优,避免积水烂根。

功效作用

1、缓解咽喉不适:无花果含有苹果酸、延胡索酸等多种物质,具有清热生津、抗炎消肿、解毒利咽、润肺止咳的作用,在咽喉发生肿痛、刺痛、痒感、声音嘶哑时,适当食用可缓解不适; 2、清热健胃:无花果性甘味平,归心、脾经,其富含的多种酸可物质及水解酶等,可改善食欲,促进消化,具有清热、开胃的作用,发生腹泻、消化不良时,可适当食用; 3、清肠:无花果可起到一定驱虫及促进肠道蠕动作用,其富含的多种脂类,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患有肠炎、痢疾、便秘等疾病时,适当食用对恢复有利; 4、降脂降压:无花果含有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成分,可降低血脂和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的沉积,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有益。

营养成分

每100g无花果果肉含水分81.3g、蛋白质1.5g、脂肪0.1g、糖类13g、粗纤维3g、钙67mg、磷18mg、铁0.1mg、钾212mg、锌1.42mg、灰分1.1g、热量243千焦;还含枸橼酸、苹果酸、叶酸、醋酸、酵素及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病虫防治

玛斯义陶芬无花果的病虫害较少。常见造成较大的危害的,有桑天牛、根结线虫和果实炭疽病等。桑天牛的防治可参照苹果部分,采用毒签堵塞。防治根结线虫目前主要是避免老园连作和对苗木进行检疫消毒,有条件时也可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果实炭疽病应在夏秋季果实发病前及早喷布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加以防治,后者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7~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