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1米;大枝开展,冬芽金绿黄色,芽鳞窄,先端渐尖,背部具纵脊,叶片质地薄而柔,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列成两列,先端渐尖或微急尖,上面深绿色或绿色,有光泽,雄球花淡褐黄色,每雄蕊有5个花药;种子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卵圆形,微扁,通常上部渐窄,两侧微有钝脊,顶端有小尖头,种脐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红色。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色、灰紫色或淡紫褐色,裂成鳞状薄片脱落。 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秋后(或干后)呈金黄绿色或黄绿色,二年生枝淡褐色、褐色或黄褐色,三、四年生枝深褐色;冬芽金绿黄色,芽鳞窄,先端渐尖,背部具纵脊,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 叶质地薄而柔,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常呈弯镰状,排列较疏,列成两列,长1.5~4.7(通常2.5~3厘米,宽2~3毫米,边缘向下反卷或反曲(干叶明显),上部渐窄,先端渐尖或微急尖,基部偏歪,上面深绿色或绿色,有光泽,下面色较浅,中脉微隆起,两侧各有一条淡黄色气孔带,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微小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叶干后颜色变深,常呈暗绿色。 雄球花淡褐黄色,长5~6毫米,径约3毫米,具9~11枚雄蕊,每雄蕊有5个花药;种子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卵圆形,长约5毫米,径4毫米,微扁,通常上部渐窄,两侧微有钝脊,顶端有小尖头,种脐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红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及西部,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不丹、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

栽培技术

1、选地:红豆杉喜肥沃,土壤以疏松、肥沃且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棕壤、暗棕壤为宜,栽植前深翻、整平,按株行距0.4×1.0米或0.4×0.4米开穴,挖穴深度40厘米,备栽。 2、移栽:红豆杉苗高30~50厘米时即可移栽,其中种子实生苗一般需要1~2年,扦插苗1年以上即可,移栽时间以10~11月或2~3月萌芽前为宜,每穴栽苗1株,栽后浇水并适当遮荫。 3、除草:红豆杉造林初期苗小难与杂草竞争,必须及时除草和松土,造林半年后高度超过杂草,与杂草竞争能力渐强,可不再抚育,但为能快速生长,第二三年每年均需抚育1~2次。 4、追肥:红豆杉造林初期不用追肥,但为了能快速生长,有条件的可于造林后第二三年每年追肥1次,施肥量以每株100~150克磷肥加50克尿素为宜,也可每株施100~200克复合肥。 5、病害:红豆杉的红虫害有赤枯病、松毛虫等,其中赤枯病主要危害两年生苗木,初期结合苗期管理喷施0.5~1波美度石硫合剂,松毛虫可用90%敌百虫或杀螟松乳剂l5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经济云南红豆杉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纹理均匀,结构细致,硬度大,韧性强,干后少挠裂。为优良的建筑、桥梁、家具、器具、车辆等用材。可作产区的造林树种。是集用材、药用、绿化于一体的珍贵树种。云南红豆杉可供室内装修、家具、建筑、车辆等,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生长习性

1、温度:红豆杉喜温暖,耐寒,不耐热,生长适温15~20℃,最低能耐-10℃的低温。 2、水分:红豆杉喜湿润,耐干旱,在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3、土壤:红豆杉喜肥沃,耐瘠薄,以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山地黄壤和红黄壤为宜。 4、光照:红豆杉喜半阴,幼树需在庇荫的环境下生长,就算是成龄树也怕烈日暴晒。

功效作用

云南红豆杉具有消食、杀虫、止泻、止血、抗癌的功效。 云南红豆杉还可以治疗尿不畅、消除肿痛,对于糖尿病、女性月经不调等也有治疗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治疗咽喉炎、妇科炎症、前列腺炎、胃炎、肝炎等炎症。 云南红豆杉的主要提取物为紫杉醇,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营养成分

云南红豆杉果富含紫杉醇、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是天然的抗氧化(抗衰老)植物。

病虫防治

如果发现红豆杉出现枯黄或病虫害,可用甲基托布津、磷酸二氢钾进行浇灌或喷洒即可。 红豆杉在雨季时可能会发生根腐、茎腐和烂根,特别是幼树,这时可用敌克松进行喷洒养护。 遇到高温和干旱季节,红豆杉容易发生叶枯和赤枯病,可通过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防治。